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拓展孩子的美感經驗


        在過去父執輩物資相對缺乏的年代,能夠一家溫飽已是幸福,美是一種奢侈,是上層風雅人士的心靈享受。對一般人而言,進音樂廳聆聽一場演唱會、到博物館欣賞名人畫作展覽,都是可有可無、聊備一格。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美感已經普及化到社會各領域和人們生活各層面,產品設計講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1998年一部iMac電腦,之後2001年iPod隨身聽、2007年iPhone手機開啟產品設計簡約風潮,也將蘋果這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帶向市值即將突破1兆美元、品牌價值雄踞榜首的商業巨擘。龐大商機規模代表其美感設計獲得消費者青睞,擁有廣泛的市場需求,是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美感體驗的結合。手機要簡約、汽車要流線、電視要曲面、解析度進入4K,樣樣講求色彩、造型,搭配講究時尚與品味,從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在宣告一個美感時代的來臨。

        科技翻轉世界的速度一日千里,人工智慧機器人來襲,從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無人商店、智慧物流、關燈工廠等已逐漸取代許多勞動力工作,未來的職業型態被迫轉型,未來的競爭力也要隨之提升。曾在蘋果、微軟和Google等公司擔任要職,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說:「AI時代,愛與情感是人類的最後一道防線!」洪蘭教授說:「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美感,他的人生才會豐富,精神才會昇華。」身處科技文明進步又是喜愛美好事物的年代,人類獨有的愛與情感、美感能力,是安身立命不被科技凌駕主宰的必要裝備,而這配備需要從小培養。

        拓展幼兒美感經驗是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目標也是六大領域之一,藉由陶養幼兒對生活周遭環境事物的敏感,喚起其豐富的想像與創作潛能,形成個人的美感偏好與素養。美感領域要培養的能力包括「探索與覺察」、「表現與創作」及「回應與賞析」,學習面向則區分為「情意」和「藝術媒介」兩部分。在「情意」方面,希望幼兒對於不同美感經驗能連結美好的感覺、產生愉悅的感受、進而樂於從事各種美感活動;在「藝術媒介」方面,則是透過視覺藝術、音樂及戲劇扮演等不同的藝術形式,讓幼兒欣賞、感受、學習創作,並且能表達心中的喜愛與想法。綜合三項能力與兩個學習面向,美感領域課程目標如下:

       學習面向
培養能力
情意
藝術媒介
探索與覺察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表現與創作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回應與賞析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應個人的感受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應個人的看法


        美感的養成需要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豐富的美感環境、多元的藝術媒介,以及提供適齡適性的藝術活動與素材,除了學校課程教學以外,如果能成為家庭日常生活的習慣更好。家長可以善用各項社會資源,於課餘及假日安排家人藝術休閒之旅,鼓勵並引導幼兒探索體驗、沈浸創作的樂趣、增加孩子對美的敏銳度,促進親子情感,並拓展幼兒的藝術美感經驗。


給品格發展一個好環境

       
        有一天早上從內湖開車往市區,此時正當大家趕上班車流擁擠的時刻,就在下民權大橋後,一個不留神撞上了前方小客車。一位頭髮斑白的長者駕駛下車察看後方保險桿後,對我說:「稍微掉漆,還好,沒事,小心開車。」內心驚嚇、愧疚、感恩的情緒交織。週末約家人到北海岸散心,就在台62線轉濱海公路紅燈停下時,突然車子一陣晃動,「唉!被撞了!」後方女車主面露驚慌,頻頻道歉。此刻心中浮現並脫口而出之前那位長者話語「稍微掉漆,還好,沒事,小心開車。」

        我們身處複雜人際網絡之中,彼此都在互相牽動著情緒與人格發展,整個社會都在形塑個人的品格。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最初接觸的小社會,人格養成在生活點滴中進行。一句噓寒問暖、一個點頭微笑、一瞥關愛眼神,久而久之會潛移默化到個人的言行舉止之中。哈佛大學教授柯爾說:「最具說服力的道德教材是大人以身作則」。父母如何相處、親師如何互動、大人如何交談,孩子都看在眼裡,逐漸內化成他的價值觀、轉化成他的言行舉止。有一天,我們會在孩子身上,看到大人的影子。

        品格教育怎麼教?美國波士頓大學瑞安教授曾提出品格教育6E教學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典範學習(example)和環境形塑(environment),就是大人的身教示範和共同營造出來的社會風氣;詮釋釐清(explanation)和勸勉規諫(exhortation)則在於給予正確的價值信念和隨機教育導正言行;體驗學習(experience)和自我期許(expectation)要在生活情境中實踐體會、在人際互動彼此學習;在鼓勵中強化嘉言懿行、在省思中不斷修正精進。孩子是一個發展中尚待成熟的個體,思辨判斷能力都還在逐漸建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因此,「昔孟母,擇鄰處」為的也是提供孩子一個可以耳濡目染、見賢思齊的好環境,「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但日有所增。」

        希望身邊所處的、所聽聞的、所見識的,都是理性論辨、感性同理、和顏悅色、理解包容、互相成就、溫和有禮、真誠相待的溫暖社會。胡適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所以形塑孩子好品格的環境,每位大人都有責任、都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關注內向小孩的優勢


        淑華和美惠是認識三十五年的同學,從年輕到現在,三個家庭總會找時間聚會聯繫情誼。兩個好朋友都各有兩個男孩,每次聚餐時發現兩家子的小孩特質明顯不同,淑華的孩子開朗活潑、滔滔不絕;美惠的孩子害臊靦腆、安靜吃飯、寧靜閱讀。外向的小孩總能適時融入大人的交談,與人打成一片,贏得關注與讚美;而內向的小孩感覺總躲在大人身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外界紛擾於我何有哉?雖木訥少言,但乖巧溫順。

        一個崇尚外向特質的社會,學生被鼓勵舉手發言、上台發表、主動打招呼、勇於表現等行為;職場上員工則被要求簡報技巧、客戶溝通、口語表達等積極拓展業務之能力。內向者相較之下,總是不被注意,甚至與被動、消極、畏縮等負面評價畫上等號。但看看生活周遭、民情習慣,似乎也是靜默者居多。例如聽演講時,觀眾總是往後面坐,深怕被講座點名發言;講座請有問題的人舉手,台下大多彼此觀望。根據美國作家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研究,人群中內向者約占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許多內向特質更是成就事業所需。能沈穩所以能專注、能冷靜所以善觀察、能獨處所以好思考、能謹慎所以不粗枝大葉、能謙和所以不霸道妄為。自古以來不乏內向性格名人,功成名就且造福人群,諸如愛因斯坦、畢卡索、蕭邦、甘地、達爾文、巴菲特、比爾蓋茲、周星馳、周杰倫、李安、吳季剛等,而不少職業也需要內向者的潛質,例如繪畫、寫作、科學研究、藝術、程式設計…等。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與特質,認識自己的能力、善用獨特的優勢、發揮美好的特質,再逐漸突破個性限制、學習擴展外向技巧,內向小孩也可以自由自在、成就自我、貢獻力量。淑華和美惠的孩子目前都已長大,活潑外向的在人際互動中助人為樂,內向羞澀的浸淫在藝術創作領域悠然自得。每個生命都承載著各自的天賦異稟,珍惜善用都能成就生命的精彩與價值。